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技之春”绽放非遗与科技融合之花

发布日期:2025-04-29 信息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作者:范光 编辑:尚磊磊

西京网讯:陕西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启动后,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面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围绕科技普及、非遗调研等领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师生专业素养,普及科技知识,增强了公众对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兴趣和认知,为推动区域文化创新与社会科普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陕西省科技厅和陕西省科协依托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成立的省级科研平台,是从事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研究的省级学术研究机构。该中心致力于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理念。

非遗调研:探寻面花艺术传承创新之路。中心组织师生前往面花非遗基地进行学习调研。在基地中,师生们深入了解陕西面花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面花艺人现场演示了揉面、塑形、染色等精湛技艺,师生们认真观察、记录,并与艺人深入交流,探讨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与非遗技艺相结合,为面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活力。此次学习调研不仅深化了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为师生们在设计创作中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提供了宝贵契机。

社区科普:让科技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中心组建了师生科普志愿服务宣传小队,深入周边社区开展专项科普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现场讲解、互动体验、趣味实验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了诸如智能家居设计原理、环保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贴近日常生活的科技知识。居民们积极参与,在与师生交流中对现代科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纷纷表示此类活动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让科技更接地气。此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区科普氛围,进一步扩大了科普工作的覆盖面,为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陶艺实践:科技与艺术在指尖交融。本次陶艺学习实践活动以“认识陶艺—体验工艺—探索科技”为主线展开。首先,陶艺专业老师向学生普及了陶艺文化的千年历史,系统讲解了陶艺“选土、制坯、施釉、烧制”四大核心工艺,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陶艺制作中蕴藏着的土壤学、材料学、热力学等学科知识。此次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陶艺不仅是泥土的艺术,更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揉泥塑形是力学与美学的平衡,釉色窑变是化学与温度的共舞,科技赋能则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通过亲手实践,学生们在掌握基础陶艺技能的同时,更深刻理解了陶艺的文化内涵与科学魅力。

本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以科技普及为桥梁,串联起社区服务、非遗传承与艺术实践,既推动了科技知识的传播,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该活动将科技与艺术、文化紧密相连,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跨学科创新能力,还推动了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社会化普及。

设计艺术学院将立足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面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持续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路径,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文化底蕴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为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