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4月10日上午,中国外文局翻译研究院与陕西省翻译协会座谈交流会在西安举行。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副院长王飞、新技术发展部主任梁倩如、国际传播部副主任金乐楠一行,与陕西省翻译协会会长、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陕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苏蕊,“翻译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均松,“无本译写研究委员会”主任刘晓峰,围绕翻译事业发展、技术应用以及国际传播中“无本译写”路径等议题展开了座谈与交流。

黄玉龙强调,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长期致力于推动翻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期望能与地方翻译协会加强合作,共同探索中国地域文学与文化外译、专业翻译研究以及翻译技术应用的新路径。黄玉龙特别指出,陕西作为文学和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可以通过联合举办翻译大赛、学术研讨会,以及开展地域文学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交流推广活动等形式,培养更多高素质翻译人才,服务国家对外传播战略。
胡宗锋教授简要介绍了陕西省翻译协会4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协会在推动翻译学术交流、行业服务与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特别是在文学翻译领域打造“文学翻译陕军”、利用AI赋能科技翻译以及在翻译理论“无本译写”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座谈期间,胡宗锋会长向黄玉龙院长赠送了最新的“文学陕军”英译作品。
苏蕊介绍了协会“SLOT”(Shaanxi Literature Overseas Translation)计划开展17年来的文学翻译成就,并汇报了协会近年来的重点工作,包括“三秦翻译奖”“中国地域文学、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海伦·斯诺国际翻译大赛”“无本译写研究论坛”以及“无本译写研究《译苑》专刊”等品牌翻译研究支持项目。王均松详细介绍了委员会在机器翻译、语料库建设、本地化工具开发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刘晓峰教授介绍了其在“无本译写”理论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
黄玉龙表示,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将依托国家级平台资源,与陕西省翻译协会在课题研究、人才培训、国际传播项目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打造“地方协会 + 国家级机构”协同创新样板,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