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党建引领铸魂 创新驱动赋能

发布日期:2025-05-07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吕钦 编辑:吕钦

西京网讯: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第一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业务夯基、融合增效”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一体双维四轮驱动”工作模式,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联建,构建协同发展“新范式”该支部创新建立“三级责任传导、三向考核评价、三类资源保障”工作机制,学院党委制定《党建与科研融合责任书》,在低空飞行器智能感知与自主导航重点实验室等科研一线设立“党建+”场景,将核心技术攻关列为支部践诺事项。通过党建联建,与西北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多家单位交流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情况,形成“政治理论学习-国家需求对标-核心技术突破-成果服务社会”工作全链条;与地方党组织联建共办活动,开发“政策-技术”转化微党课矩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国产第三代半导体崛起》《AI治理中国方案》等课程,实现政治理论与学科实践的“化学反应”。

科技赋能,突破产业攻关“硬瓶颈”在西安市高精密工业智能视觉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党员突击队攻克晶圆缺陷检测精度0.1μm技术难关,相关设备被比亚迪、中航富士达等企业采用;研发全球首创的反射式大视场高分辨率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系统,在工业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斩获“挑战杯”主体赛国赛银奖;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部推动“油气管道缺陷智能监测技术”等6项科技成果转化,年处理工业废液超10万吨,助力企业增收逾千万元,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3项成果入选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路演项目。形成“论文写在一线,成果留在当地”的产学研闭环。

教育润心,打造红色育人“示范田”该支部构建“理论认知—模拟操作—成果展示”递进式培养链,为20所中小学搭建科技教育帮扶网络;在第三届“春之创”科技节中,千余名师生通过无人机操控、机器人编程等20余项沉浸式项目,体验“AI智慧果园”模拟系统,直观感受人工智能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场景;“通过AI复原革命家书,我们触摸到了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在《红色基因智能图谱》课堂上,学生运用Neo4j数据库构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知识图谱。支部创新构建“红色科创育人”品牌矩阵,《“带刺的盔甲”,如何卸下》获全国辅导员网络育人能力提升主题征稿二等奖;《微媒体时代西京学院“微思政”模式》入选陕西高校校园好网民品牌工程。学生团队获省级以上优秀社会实践团队4个、2024年“三下乡”省级先进个人1名。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0余项。

实践育人,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智慧果园管理系统让每亩增收超千元!”在周至县田间地头,果农对支部研发的病虫害AI识别系统赞不绝口。党员教师王祖良教授带领学生研发猕猴桃品质检测系统,服务陕西猕猴桃主产区超5万亩,帮助果农增收上千万元,相关成果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支部教师王旭启研究成果“数智化农业重大病虫害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通过“党建+学科”深度融合,支部为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开展技术培训百余次,惠及村民数千人。与此同时,与大华、研华、中航富士达、华澜微电子等50余家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年均签订横向课题金额突破2000万元,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从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坚到田间地头的科技帮扶,从课堂上的红色基因传承到产业一线的成果转化,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第一党支部以“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这支扎根陕西的科研先锋队,正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在服务教育强国和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奋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