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六馆一中心”赋能:计算机学院打造思政沉浸课堂

发布日期:2025-05-08 信息来源:计算机学院 作者:李守晶 编辑:尚磊磊

西京网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辅导员主题班会实施路径,发挥学校“六馆一中心”育人功能,近日,计算机学院800名师生走进西京学院校史馆、西京学院博物馆、史沫特莱专题展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生命科学馆等育人场域,通过“环境浸润+场景实践+价值内化”三维联动,打造沉浸式德育班会课堂,推动学生思政教育从“理论认知”向“行动自觉”转变。以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以校史传承砥砺奋斗精神,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以史为鉴:校史馆中感悟初心使命。在校史馆内,同学们通过珍贵的文献资料、影像记录和实物展陈,系统回顾了西京学院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与“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育人特色。从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到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一张张老照片、一项项荣誉奖章,生动诠释了“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西京精神。物联网工程2401班陈芙睿表示:身为西京学子,我们深感荣幸与责任在肩。西京精神如熠熠灯塔,照亮前行之路。我们将全力传承这一宝贵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以青春之我续写辉煌故事。”

文化铸魂:博物馆里传承中华文脉。步入西京博物馆,青铜器、陶瓷、书画等千余件藏品构建起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廊。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传统工艺中蕴含的工匠智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206班洪佰宣同学表示: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文物不是冰冷的陈列品,而是先民智慧的活态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以敬畏之心守护文化根脉,让传统在创新中焕发永恒生机,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我们应思考如何用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让千年文明焕发新生。

国际视野:“革命人生-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专题展”厚植家国情怀。在史沫特莱专题展馆,国际友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支援中国革命的事迹深深触动了师生。通过沉浸式影像与情景还原,大家深刻体会到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204班王恒宇同学表示:学习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的事迹,我深深感受到一位国际主义战士跨越国界的崇高精神与坚定信念。她在延安窑洞、抗日战场,用敏锐的视角和充满力量的笔触,将八路军浴血奋战的真实场景、中国人民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为中国革命赢得了宝贵的国际声援。她让我明白,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是跨越文化与政治差异的共情与支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传承这份精神,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打破偏见,勇担责任,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润心赋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构建成长支持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功能完善、设备齐全,其中的心理测评室、音乐放松室、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舞动治疗室等吸引学生争相体验,在互动中探索压力调适与自我成长的智慧路径。通过本次参观活动,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消除了对心理咨询的陌生感和误区。学院也将继续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生命科学馆:探索科技前沿培育科学精神。在生命科学馆,师生通过生物标本、基因图谱和虚拟现实装置,深入了解生命演化规律与现代生物科技前沿成果。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创新”,如人工智能在基因测序、医疗影像分析中的实践价值。青年教师李博士现场分享科研案例:“算法优化可大幅提升生物数据分析效率,这正是计算机人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302班胡星雨同学表示:每个生命个体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而我们既要敬畏生命的脆弱,也要珍视生命的力量,以更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价值。

此次场馆育人活动为计算机学院拓展了班会育人的全新场域,以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教育边界,让学生在实地感知中收获成长。下一步,学院将深度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借助场景化、体验式的创新教育模式,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力锤炼过硬本领,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