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校企合作 强强连手 传媒学院获多家媒体关注

发布日期:2018-04-14 信息来源:传媒学院 作者:黄静 编辑:王英博

近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三秦都市报等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媒体报道传媒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和特色活动。传媒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媒)合作,调整专业设置,教研室对接“六大工作室”,以工作室模拟项目化与专业课程模块对接、与学生所学课程对接、与对应专业学科竞赛对接,与多家政企对接,合作共赢。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抓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借助政府、媒体、企业三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优势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定向(订单)培养、项目合作、企业导师进课堂等途径,使得课堂教学与媒体、企业的实习实践有机结合。

建立校企(媒)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破解在高等教育中突出技能培养目标实现难的一剂良方,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政校企同步,才能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尽快转化为具体的技能水平,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传媒学院从成立以来真正把教育当成“企业眼中的教育”和“企业手中的教育”。院长张西静表示,学院以“工作室”为核心,以“校企联合”育人为途径,以“课程模块化”为体系,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突出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迁移”,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迁移,“以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迁移,“以成绩为导向向以成果为导向”迁移。我们有效地找到了企业的一些需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抓住契合点,在合作机制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灵活多变,多元发展,从而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效果。学生通过学校——企业——学校循环的学习,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上不断得到提高,企业也可在实践当中选取适合在企业发展的人才。学院学生普遍反映“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社会经验,使我们的学生“更接地气、更有实力”。